【麟威观点】掌握这个要点让你在数据分析方面超过职场中90%的人
来源:麟威咨询 责任编辑:麟威原创 浏览量:505 2024-04-19
01 分析数据最常见的问题是没有结论
分析数据这项工作对于职场人来说再常见不过,不论是管理者的年度规划与定期工作总结,还是技术工程师的试验及调查问题,都要依靠数据。
依照我们的实践经验,我们发现分析数据时的最常见问题就是没有结论。
回想一下上一次的这些工作中,你分析完数据有结论么?
- 总结完去年的工作 →今年要干什么?为什么要干这些?
- 调查完员工的满意度?→下一步要干什么?为什么?
- 做了一项技术试验 →下一步要干什么?为什么?
- 使用了柏拉图这个工具来分析设备故障的集中趋势 →然后呢?
……
02 什么是数据分析后的结论
数据分析后的结论包括:数据的规律和管理行动。下面结合下图中的实例说明。
示例1:
当解决整个生产的设备故障时,按现象统计数据后发现:
①不良现象1和2排名靠前 →这就是数据的规律。
②下一步把这2种不良现象选作改善重点 →这就是管理行动。
示例2:
在市场上收集竞争对手的产品试验后发现:
①本公司的产品性能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 →这就是数据的规律。
②下一步打算在产品性能方面的投入放缓 →这就是管理行动。
只有找到了不良集中趋势,调查的下一步工作才有针对性,才有可能正确推定发生的工序。
数据的规律,是数据呈现出的属性规律,这需要从统计数据中能够直接得出。
管理行动,即分析数据后决定下一步采取的行动。
从“数据”到“数据规律”,从“数据规律”再到“管理行动”,这一过程是逐渐增值的活动。把该活动抽象为一个模型,就是将现实世界抽象为数据,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再回归到现实指导工作的过程。
03 在书面报告上呈现数据结论的要点
便于你能够清晰呈现分析数据后的结论,下图罗列出8条要点。在正式的工作场景中,你需要留意这些要点,以提高数据结论的易读性。
04 收集数据时就要有明确目的
让数据有结论的重要前提是收集数据时就要明确目的,否则数据结论就会无针对性或针对性弱。
例如,调查员工满意度时,可能的目的是寻找员工最不满意项(进而付诸改善)。
再例如,统计设备故障时,可能的目的是寻找哪种设备故障最多,或哪种故障现象最多。
这样,我们从收集数据到分析数据,每一步的工作都是环环相扣,进而提高工作效率。
05 接下来你需要做的
回想一下最近一次分析过的数据,有结论么?
下一次分析数据时,希望能够记得并践行:数据结论=数据的规律+管理行动
精炼的说法是:给数据追加结论以驱动管理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