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麟威观点】小心陷阱(一):降低成本就能获得更高利润?
来源:麟威咨询 责任编辑:麟威原创 浏览量:1072 2023-08-15
降低成本,一定能增加利润吗?
根据计算公式:售价-成本=利润
这么简单的问题,小学生都能回答:“只要能降低成本,利润就会增加”。
通常,大家会把这个当成理所当然的常识法则。但是这个常识是真是假还需要验证后才能知道。
请大家思考一下,为了确保降低成本之后能够提高利润,是否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?

01 降本后反而亏损扩大?
案例:有一款客户定制的产品,材料成本0.5元 现在的换模时间为3个小时,每生产一个产品的运行时间为1分钟. 客户要求的批量为100。目标单位工时成本为1元,售价为2元。每小时的工时成本为48元。请问这批产品的利润是多少?
单件产品加工费用
=(换模时间+生产时间)÷生产批量*(小时成本÷60)
=(3*60+100*1)÷100*(48÷60)
=2.24元
单位成本=材料成本+加工费用=0.5+2.24=2.74元
单位利润=单位售价-单位成本=2-2.74=-0.74元/件
结论:每生产1件产品, 就亏损0.74元,每批100件亏损74元。
问题:如何才能盈利?
对策:公司评估此款产品样式好,功能全,预测市场会热销,客户后期会持续下单。为了降低换型成本,分摊固定成本,加大生产批量,投产1000件,准备大赚一笔:
单件产品加工费用=(3*60+1000*1)÷1000 *(48÷60)=0.944元
单位成本=材料成本+加工费用=0.5+0.944=1.444元
单位利润=单位售价-单位成本=2-1.444=0.556元
订单销售100件,账面利润=销量*单位利润=100*0.556=55.6元
结果商品出货后,销售远低于当初预期,对于此款产品客户不再下单,超量生产的900件成为积压库存,长期无法销售,库存费用0.16元/件。
积压库存成本=(单位成本+库存费用)*库存量
=(1.444+0.16)*900
=1443.6
实际利润=账面利润-积压库存成本=55.6-1443.6=-1388元
大家可以问问公司的同事和身边的朋友,销售预测的准确率和落空率,真实的结果是哪种情况更多呢?
如果出现商品滞销,大量积压库存的的情况,商家方面会要求厂家:“要么降价促销;要么退货给厂家”,结果是为了降低成本生产了大量积压库存,没有提高利润反而出现亏损。
任何看起来完美的解决方案或者常识法则,都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。因此选择某个解决方案之前,首先要确认该解决方案的前提条件,这是极其关键的一环。
想通过扩大生产批量从而降低成本,从而增加利润是有前提条件的:
1.生产量=预测量,市场销售正常,无积压库存,无质量投诉索赔
2.生产量<预测量,市场销售火爆,无积压库存,无质量投诉索赔
02 正确的降本姿势
继续回到上面的案例,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降低成本。
从上面的成本构成来看,如果小批量生产时,换模占用的时间比较大,如果该企业通过换模改善,由原来的3小时换模时间,改善为30分钟,我们再计算一下成本及利润。
单件产品加工费用=(30+100*1)÷100 *(48÷60)=1.04元
单位成本=材料成本+加工费用=0.5+1.04=1.54元
单位利润=单位售价-单位成本=2-1.54=0.46元/件
订单销售100件,账面利润=销量*单位利润=100*0.46=46元
虽然账面利润比不上扩大生产批量所带来的“高利润”,但由于完全按照订单需求进行生产,并没有产生额外的积压库存,所以实现了:
实际利润=账面利润
综上所述,尽量以不额外增加库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(当然还要确保品质)才是正确的降本姿势!